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首页 > 教师发展 >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 正文

【研修班】让学生与你共鸣——范怡红教授为第二届研修班学员主持“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理念、方法与策略”工作坊

来源: 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办公室     日期:2016-06-24   点击数: 

6月23日上午,西南交大教师发展中心专聘教授范怡红在综合楼430为学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学员主持了一场题为《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理念、方法与策略》的工作坊。工作坊从老师们一句话的自我介绍并发表对“教学为什么要改变?”观点的暖场活动开始。范老师认为,这是尽快了解所面对学生(本次活动特指研修老师)并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必备环节。四十多位老师发言结束后,范老师总结认为,大家的关注点集中在教学该如何做出改变,以适应时代、社会、技术、需求以及学生的变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单纯追求学分的高年级瓶颈现象,解决老师教学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问题。

围绕“如何利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从而推动教学创新,培养创新人才”主题,范怡红从理念、方法与策略层面,从开展基于项目的教学的背景、基于项目的教学的内涵、特点、设计和组织方法以及学习成果的评价等方面,具体讲解了如何进行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基于项目的教学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从实际需要出发,在教学内容中选择典型问题或主题设计为项目,以进行项目研究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师生共同实施项目进行教学活动。范怡红详细介绍了探究式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基于团组学习、合作学习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基本理念。她强调一定要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列出主题,调动他们学习主人翁的精神。通过引入教学流程图,她讲解了教师和学生在各个流程中的任务。她认为,教师应结合课程知识、学生兴趣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等三点进行项目设计,她还介绍了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意义。范怡红告诉老师们,应以激励性的态度给予学生反馈,运用多元学习效果评估方法进行学生学习成果评价。

范怡红运用挪威科技大学基于项目的跨学科团队、公管学院郭红玲老师《公共政策概论》课的学生社区实践项目及《运动、科技与智慧人生》——基于项目的跨学科课程三则创新教学案例,介绍了各门课程/项目的构思、课程目标、组织形式、教学过程和实践成果等方面内容,以此佐证阐释了本工作坊主题。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则案例的四位主讲老师均是首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学员,而他们的创意,正是在去年范老师主持的工作坊上激荡出来的。

随后,现场老师分为五组,利用范老师提供的课程设计大纲模板,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分别设计一门基于项目的课程,该环节将本次工作坊气氛推向了高潮。范怡红希望通过这个环节培养老师们的团队意识,让他们了解如何综合问题、任务、教学目标、思路与方法、资料与资源、互动流程以及评估框架等内容,来设计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让他们体会如何利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经认真思考、热烈讨论和集思广益,五个团队的想法纷纷出炉。各组分别派出一名代表,就各自课程设计的思路进行了分享。五组的课程创意分别是救援/搬运机器人、更漂亮的绿色跑道、灾后或防灾绿色设施的方案设计、轨道交通噪声控制方法以及怎么玩转红绿灯,共同特点是综合运用各学科专业的特色进行分工合作。后来,每组成员都互留了联系方式,准备继续探讨、深化、细化课程设计。范老师对老师们认真的思考、热情的探索以及对跨学科碰撞的倾心投入给予了极大肯定,她鼓励老师们将这些创意开发成真实课程。她认为,这种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的课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解决问题后,也将获得内心的欣喜和满足。

很多老师赞叹工作坊十分精彩,其中,峨眉校区吴刚老师认为,基于项目的课程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与社会对接的能力,能让学生具备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这种课程学生肯定喜欢,当然,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更高。该工作坊让他大开眼界,刷新了他教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