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西南交通大学第四届(2018)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第三期工作坊在犀浦校区综合楼430举行。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学者、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王竹立副教授带来了“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主题讲座,他着重从面向智能时代,教师在观念上、能力上、行为上、教学方式方法上应做出何种转变、智能手机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如何实现课堂进手机等方面展开讲述。随后,西南交大教务处教务科科长、教务之星平台开发者尹帮旭介绍了西南交大教务小程序的使用方法和优势。
王竹立首先以机器人参加高考、机器人教学作引子,提出“处于今天这样一个智能时代,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办”的问题,他从“知识变样了”、“重新定义学习”、“学校:转型或消亡”、“教师:如何应对挑战”四方面进行了讲述。
王竹立讲述了教育寓言故事“鱼牛童话”并引用关联主义创始人西蒙斯 “网络时代的知识是河流或石油”、“网络可以自治性地对知识进行加工”等多则观点,指出“知识变样了”。他认为,区别软知识和硬知识最主要的指标是知识的稳定性,软知识处于知识流的上层,流速较快;硬知识处于知识流的下层,流速较慢。在发展过程中,大部分软知识被逐步淘汰,小部分沉淀下来成为硬知识。“未来,对软知识的学习比对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王竹立强调,凡是能用硬知识解决的问题,智能机器人都能做到,且比人做得更好,而软知识不能被智能机器人所掌握。王竹立还对未来人类与智能机器人的工作关系、软知识和碎片化知识的关系作了阐述。
在“重新定义学习”方面,王竹立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当知识不再是涓涓细流,而是像洪水一样涌来,我们该怎么办?”他先借用西蒙斯的关联主义观点“学习就是一个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连通比建构更重要”,指出要经常更新我们的管道,以保持知识的时代性。接着,他结合自己写作教育博客的经历,用他提出的新建构主义教育学说提出解决之道:面对信息超载,要学会根据个人兴趣和问题需要进行选择,要变“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为以“我”为中心的蛛网式知识结构;面对知识碎片化,要学会零存整取式学习,掌握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创造性重构的学习步骤,将知识碎片转化为内化的知识,再转化为创新的知识。
王竹立指出:“智能时代,学校不会消亡,但工业时代建立起来的现代学校制度会消亡!”相比于现代学习制度具有统一性、集中性、标准化三大特征,未来的主要学习方式则强调个性化和在线学习。王竹立指出,面对面授课是互联网前学习1.0时代,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是“教育+互联网”的学习2.0时代,而现在已逐渐进入自组织、创客和手机课堂的“互联网+教育”的学习3.0时代,未来中小学将出现学制缩短、学时减少等变化;而大学将出现许多新型的开放式学习空间,并以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王竹立强调各位老师“要培养我们的下一代做那些智能机器人不会做的事情。”
面向智能时代,教师面临哪些挑战?王竹立指出,一是教师权威面临挑战,手机成课堂“打不退的第三者”;二是教师内部出现阶层分化,网络公开课打造出一批教师明星,使教师的价值更多由市场决定;三是教师的来源和身份越来越多元,未来还可能出现智能机器人教师;四是教师更多地由讲台走向网络,使拥有互联网思维的教师更有前途。那该如何应对上述挑战?王竹立给出了以下方法:一要转变教学观念、学习观念、技术观念和评价观念。他建议理性看待技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这一点不会因技术而改变;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都会因技术的进步而改变。二要认清方向,对于新事物,要看得早、看得准、看得透、抢在前。他强调,手机已成为信息时代的纸和笔,要将实体课堂与网络虚拟课堂相结合,实现“互联网+课堂”的互联网进课堂、生活实践进课堂、创新教育进课堂的“三进”。三要提升认知能力、教学能力和信息能力。王竹立和在场老师互动体验了超星“学习通”APP签到、提交作业、课件分享、直播等教学功能,体验了“速课网”观看教学视频功能,还推荐了几款能进行图文识别、翻译的微信小程序,老师们积极参与,与王竹立老师讨论交流,现场气氛热烈。他们还感慨说:“知道微信有小程序,但没想到可以这样用于教学。”
后来,结合讲座主题,教务处尹帮旭介绍了“交大教务”微信公众号的小程序,其同样具备签到、回答问题、提交作业等辅助教学功能,并具有与学校课程信息和学生成绩直接关联等优势。多种教学工具同时介绍,是为便于在场老师进行比较,然后选择最有利于其教学的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尹帮旭还讲到,教务处正在申报智能教育相关的教改课题,包括学生成绩数据分析、数据画像等建设内容,邀请全校有兴趣的教师加入,共同做好该项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