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一百二十余载办学历程中,我校形成了“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这一传统代代相传,影响了无数交大学子,更有许多关于“双严”的故事传为佳话。为传承和发扬学校“双严”传统,特面向全校师生、校友开展了征文活动。现陆续发布优秀征文。
来稿选登第6期
最严的选修课
大学生涯已过半,上过许多学长学姐好评推荐的选修课。如果让我给师弟师妹们推荐,首选肯定是这门西南交大要求最严同时也收获最大的通识课——《为学为事为人》。
当初选这个课是被课程名字所吸引,抱着好好学习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态度加入这个课堂。事实证明,我为我当初选这门课程而感到幸运,甚至在这门课里感受到了中学时候的“班级归属感”。
为何幸运?待我详解。
一门选修课居然有这么多“大鱼”
课程负责人孔祥彬老师在导论课讲到,他希望能够让我们的课堂回归到梅贻琦先生倡导的“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从游育人”状态。于是,在这门选修课上,我们这群“小鱼”见识到了很多条“大鱼”。
在为学方面,孔祥彬老师的《人生四我与学习之道》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第一次清晰地领悟四个境界的学习层次,并反思了自己所处的境界。我相信,在未来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知识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人。最让人惊喜的则是沈志云院士给我们讲的《创新创造与新的奋斗》,虽然是线上学习,但是鼎鼎大名的两院“双料”院士给我们这群本科生上选修课,本身已经非常震撼了!此外,郭立昌老师还和我们探讨了悦读之道。
在为事方面,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柯志昊学长带来了《靠谱六法》,用他的亲身经历和感悟,生动地讲解了在做事的时候如何提高效率、及时反馈等“靠谱”技巧。学长虽年轻,但讲课风格生动有趣,能够积极调动同学们的思维,并且教会我们如何将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孔老师还组织我们去到了邓自刚老师的超级磁悬浮试验线,听老师和研究生学长们讲授这条试验线如何从一件件小事开始进行到高大上的科学研究的过程。此外,翟琦老师的《自律:时间管理与形象管理》以及张鹏飞老师的《PPT的正确打开方式》也非常有实用性。
在为人方面,我们从梁喻嘉老师讲授的《梅兰竹菊的人格隐喻与启示》中,学到了梅的“傲”、兰的“幽”、竹的“韧”以及菊的“悠”,这教会我在生活中不焦躁、不气馁,时刻充满斗志和自信来面对未知。还有苗苗老师《九型人格与团队协作》、孔祥彬老师的《君子如玉:让人舒服的能力》以及张异老师的《校园人际关系与优化》让我们清楚了人与人之间性格的不同,并教会我们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如何有效进行团队合作。
一门选修课居然有那么多“活儿”
这门课最大的不同,在于“活儿”真的太多了!最严选修课体现在如下这些方面。
首先,在寒假期间,课程班长就已经加上了课程所有同学的联系方式,而且告知“想水勿选,欢迎退课”。然后,孔老师也在教学群里面布置了课程的第一个任务——自我介绍。为了早点融入这个“大家庭”,我为200字左右的自我介绍思索了许久,最后以一个爱运动的女孩形象让大家记住了我。
开学后,这门选修课与众不同的地方——“课程自组织”就开始了。每节课会有一个小组负责本节课的课程自组织,小组分工分为主持、海报、文字和推送四个板块。这些工作我在之前都没接触过,可以说是一个纯新手,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东西都需要花时间自学。不过好在有老师们的指导和朋辈学长的引领,让我们在课程自组织上顺利了许多。这份工作并不是简单草率地应付就能了事,需要老师、班长、组长、组员一起共同努力完成。任何一个部分懈怠了,最后呈现出的课堂效果都会不尽人意。
记得我第一次的自组织分工是做海报。当时孔老师、翟老师和梁老师给了我很多很好的意见,比如排版、文字的表达、中英文的输入等,这也让我的海报最终以高质量的形式呈现出来。毋庸置疑,我们第一次课程自组织准备的比较匆忙和生疏,加上我们的小组成员相对较少,每个组员的分工较多,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但好在老师们都会很耐心的教我们,给我们提建议,鼓励我们。第二次课程自组织,我是主持,还做了PPT,这次就熟练了许多,呈现出来的东西都是一遍就过。这也说明有了第一次的组织经验,第二次才可以做得这么熟练。
此外,每次上完一节课,每组的一位同学都会在课程群里面讲述当节课堂的感悟、从中收获的知识、课堂内容的记录、自身的反省等。同时,每次课程的负责小组还需要对课程自组织工作进行复盘,以便下次自组织的时候避免重蹈覆辙。每次看到同学们丰富的课堂感悟,我都会感叹这样的选修课竟然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门选修课居然有了“班级归属感”
一门课程的优秀,不仅在于老师讲了什么、让我们做了什么,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收获了什么,以及师生关系发生了什么改变。
在《为学为事为人》这门课里,虽然任务很多、要求很严,但是氛围却很轻松活跃。因为孔老师一开始就提到,“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为而至,不求而成”。
前面提到的课程自组织工作,老师要求分工每次都要有变化,不要自己会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要“不会什么就去做什么”,从而实现成长。这样的要求,反而让同学们积极地参与进来。《为学为事为人》给了我很多锻炼的平台,比如上台答辩、制作精美的PPT、制定Flag等,这些都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同时,课程都会设计有小组讨论的环节,小组还要派代表上台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每个人在讨论中都会对主题有不同的见解,也时刻让我感受到了这个班级卧虎藏龙。在最后两堂考核汇报课中,班长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零食,还开了奶茶会,这让课堂氛围一下子更加活跃了起来。我与小组成员在课后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会经常聚会吃饭,相互交流学习,相互鼓励。孔老师、翟老师也与同学们“打成了一片”,亲近、鼓励和关照同学们,这也让我有了很强烈的“班级归属感”。多亏了这门选修课,才让我拥有那么多可爱的朋友们。
此外,孔老师还在课程基础上组建了一个“君子虚拟书院”的群,把这门课开课以来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纳入到“书院”里面来,甚至沈志云院士也在群里和我们经常互动。身为这门课的一份子,我深感幸运,认识了这么多优秀的同学和老师,也是这门课带我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选修课世界,刷新了我对选修课的刻板印象。
跟着“大鱼”们游了一学期,我明显地感受到了自己因为这门课而得到的成长。我们学习到的不仅仅是课堂内容,还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还有为人处世等更高阶的知识,我想这也是“严谨治学”的一个更广义的体现吧。
我相信,《为学为事为人》的故事将会一直继续下去,我们也一直会是“君子书院”的一员。“严谨治学、严格要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相信,“君子书院”的同学将会更加优秀!
课程介绍
通识课《为学为事为人》(原《悠然见君子》)对“从游育人”等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性转化,向学生传授为学、为事、为人之道,通过实施课程自组织、媒体自组织、评价自组织等课程育人方法,围绕课堂构建师生“从游共同体”,引导学生内修知识、方法、情怀,外修表达、沟通、行动,向文质彬彬的时代新人目标而努力。课程被认定为四川省一流课程,连续6个学期入选西南交通大学最受欢迎选修课(2次排名第1),入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百佳案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教育部第二课堂课程设计展示活动一等奖、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成果展评一等奖等奖项。
老师简介
孔祥彬,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教师,2022年四川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相关工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担任班导师的班级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作者简介
王钟雪,土木工程学院21级工程造价2班。曾获得第九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运达杯”女子篮球赛冠军、数学建模新秀杯一等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