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研讨

首页 > 资源服务 > 正文

【师说:研修总结】从“心”出发,师“道”至简——第三期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总结

来源: 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土木 齐颖     日期:2018-03-27   点击数: 

报名进入研修班学习纯属偶然,但是在进入学习之后,一次次倾听和参与名师专家的讲座和工作坊,真的受益良多,同时也对自己职业方向和定位有了更多的思索。

想当年的自己,成为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曾经立誓要成为学生们的朋友、一生的良师。

第一次上课前,曾经熬夜研究学生的名单,对照照片记忆,想在上课第一天都把他们直接喊出来。给他们个大大的惊喜,同时也藏着我期待他们认可的小私心。

我曾经是带着怎么样的一份热爱和敬畏来对待教师这个身份,鞠躬尽瘁、蜡炬成灰那样的词在我的脑海回荡。

查找文献、演算例题、寻找素材、准备教案,

ppt上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行间距大小,每一个前后对齐,我都力求尽心尽力,尽善尽美。

常常为了一个三节连,几天备课到深夜。

但是,慢慢的,我发现,我投入120分的热情在教学上,却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学生们上课神游九天,埋头手机,抬头看黑板的也是一副麻木表情。唯一眼眸闪烁的时候是考试前的复习。

各种考核的指标里,对教学只有量的要求、没有质的把控,科研和项目成了名师和庸师的一把量身尺。

科研上希望我多投入时间的前辈,皱着眉头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别花太多时间精力在备课答疑改作业,教学上的投入是无底洞。

深感自己十几年留校工作以来,一度曾经怀有的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初心,在被不断磨灭。

自我怀疑否定,质疑人生的意义、教育的意义。

心底里开始告诉自己,别再继续下去了,记得有个段子说:地狱不是十八层,而是十九层,那里住房依然困难,挤的都是误认子弟的老师,心有戚戚也。

到了研修班里,才发现,还真是有人在坚持把教学做好啊!

还有那么多的老师,把教书育人与传道授业和专业精进紧密结合。

我这颗有教育情怀的心,也在慢慢复苏了。

以下我就把在研修班学到的并且加以运用的一些感受和体验做一个分享和总结。

1.经师易得,人师难造

中山大学的王金发教授的两场讲座,在如何立德树人上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

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把人格教育放在课堂中,以时事、概念、案例为切入点,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给他们带来了关于生命的启示、人生的思考。

如今的大学生,很多有“空心病”,迷茫失落,网瘾打游戏,宅在寝室不出门,浑浑噩噩混日子。

上大学后失去了人生奋斗的目标,不知道自己继续读书是为了什么。

仿佛接下来拿个毕业证找个好工作就是唯一的动力了,

但是将来工作为什么,人生为什么,完全不知道,茫然而没有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奋斗的动力,所以这些大学生,就在混日子,看到了学生的问题,却无力给他们解答,是当老师最大的失败之处,仿佛只能摇着头如九斤老太一样慨叹:一代不如一代。

在学习并运用了王教授的方法之后,我发现学生们上课的时候又开始眼睛放光了。

第一次上课,一般是绪论,内容无外乎是课程的发展沿革意义等,我先暂时不讲课,就跟他们谈为什么:为什么开这门课,我为什么要来上这门课。

我们谈理想,谈读大学的真正取其所需在什么地方?

学知识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多能力的获得才是长久有益的。

我们谈上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拿个毕业证,未来人生成就,毕业证不是敲门砖也不是垫脚石,只是一种经历的证明而已。

在每次的课堂中,总会有那么几分钟,我会借着一个例子一个作业或知识点,偏一下题。

我们谈作业是做给谁的,抄作业忽悠的到底是谁?不参加课堂的讨论,亏的是谁?

我们谈在小组的报告里没有贡献,失去了什么样的锻炼机会,老师叫上台发言,得到的是什么样的自信提升。

在布置作业验收的时候,很多学生借口太忙没时间做,好的,没关系,再给时间,但是我们会谈,大学的时间很宝贵,要把时间换才华,而不是浪费在游戏网络虚无的地方。

我会跟他们分享,时间管理的方法,把事情紧急重要的抓紧办,把时间有规划地花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在这时间被碎片化的信息时代,我们就把重要的事情也分割,碎片化来处理。

我发现,当真诚地跟他们分享这些的时候,并没有拖慢课程的进度,却收获了很多赞同和激励的目光。

每当这种时刻,我就会在心底里回想王教授反复强调的那句话:“经师易得,人师难造”。

我不再会自责自己学识浅薄,没法像名牌教授那样侃侃而谈。

只要站在台上,我能用讲出来的话,传递的思想,用生命影响生命,我就是教育者。

2. 微助教,悦其形、育其心。

做教师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讲得眉飞色舞,台下听得聚精会神。

站讲台最挫败的就是,老师口若悬河,吐沫四溅,学生呆若木鸡,人在心不在。

我曾经在一段时间,特别排斥给某类型学院的学生上课。

刚开始上课的我激情满满,那时候还没有投影仪,也不流行手机,我会认真备课,手写教案涂涂改改,竭尽全力设计板书和案例,还做了很多挂图,

但是,似乎所有的热情就像投入一潭死水,男生看报纸、女生化妆聊天。

也有些看起来安静听课的,但是似乎没带魂来。

我就会回到办公室,跟同事开玩笑说,刚才去给“僵尸”班上课了。

再后来,给普通教学班上课的时候,台下的低头一族也越来越多,我在检讨自己的专业和讲课技巧水平之外,也真的是很无奈。

对出勤率的控制也是比较头疼,点名浪费时间,签到代笔,随机抽点难以覆盖,课堂测试流于形式。

田媛副教授的微助教借助微信端口,简单易用,在线签到、随机答题、互动发言、投票表决,功能一应俱全,

满足了课堂上教师的所有不便,而且真的是把课堂上被手机抢去的孩子们,夺回来了,同时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在课堂上。

以上说的呢是形的问题,在形式上把学生吸引在课堂中,随时有事做,让他们全身心投入课堂的各个环节。

而我更佩服的是田媛老师传递给我们的对学生的收心大法。

田媛是学心理学的,把心理学运用在课堂上,跟是不是教心理学这门课并没绝对关系。

所以她提供的微助教,对学生的管理,除了设计科学之外,更注重对学生心理的把控和人文关怀。我体会最深的是两点。

首先,相信“信任”的力量。

在签到系统的GPS定位功能开关设置上,不是强制的用或者不用,那我们在使用过程当中,可以告诉学生,是否课堂外签到,老师一看便知。

那些在宿舍或者其他地方的学生,与其神不守舍地随时关心啥时候开启签到,还不如来教室心安。

但是老师不会总开启定位功能,并告诉他们,相信他们可以做到诚信。

相信的力量远远大于监视和督促的力量,这样的信任,给予学生的内心力量远远大于知识本身,也许就因为这样的信任,他们从此开始了自我约束和管理。

第二,先“悦其形”,再“育其心”。

谁说课上的每一个环节必须与课有关?把学生用得到的知识技能,以有趣的互动呈现给学生,打开那道门,这是微助教“悦其形”做的非常好的一面,把课堂的形式做成学生喜欢、全情投入的各种环节。

但是在田媛老师我们开展讲座的时候,更为给我启迪的是她对学生“心”的关注。比如有个学生请假去挽回失恋女朋友的,老师立刻火速准假,并在之后询问进展。就这样对待学生,与他们成为课堂之外的良好师生关系,都收心了,就不单是搞定学生,而是真正的成为学生良师。

我以前以“高标准严要求”、“铁面无私”、“严厉苛刻”的风格和学生相处,认为是对他们负责,有学生在百度贴吧公然吐槽,本人是“奇葩中的霸王花”。

而今,在于学生的相处中,开始舒展眉头,目光柔和,学生少了敬而远之,多了真诚交流,感谢田媛老师借助微助教普及的“术”,传授了我们教书育人的“道”。

3. 思维有了,技术是小事——思维导图的使用

吴亚滨老师带来的思维训练工作坊,我只参加过一个上午,但是录音文件,反复收听了无数遍。

除了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用,我也把这样的好思维方法带给了我的学生。

首先,是工具的强制使用。

我会布置几次没有什么难度的作业,比如说,上课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时间讲完某个章节,我就会让学生课后指定把这部分结合课本和教案还有自己查阅资料,把思维导图做出来。

这样就锻炼大家学会用思维导图这样的工具,一旦掌握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会对学生们将来有深远的影响。

其次,我会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开拓。打破“宣讲——记忆——考试——忘记”这样的知识传递循环,而是随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处于思考的状态。

比如在课堂上,到了互动环节,我经常会不断追问学生,“想想为什么,还有其他答案吗?还有其他解决方案吗?还能再有别的吗?”

鼓励学生站起来发言,同一小组同学可以补充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不同意见。

第三,注重团队协作。通过讨论和小组集体作业,给学生以协作配合的训练。

比如,有学生每个人都要做的作业,但是我会以组为单位计分,组长收起所有人的作业之后,交给我,我来给分。第一名交齐的组,给分最高,第二名递减,以此类推。

开始很多学生在质疑这样的做法有失公平,但是我明确回答,一个人也许可以选择团队,但是大部分都没法主宰是跟什么人合作,这样的方式,就是为了促进大家集体协作意识,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一群人才能走更远。无论这个集体是怎么集结来的,每个成员都做好自己能做的,最起码不成为别人眼中的累赘。

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们逐渐由一盘散沙,凝聚为一个个集体,相信当大学生拥有与人合作、为人着想这样的品质,比知识和信息掌握本身重要得多。

以上就是我在研修班学习并且实践的一些收获和体会,在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三期的学习虽然告一段落,但是一旦开启了以人为本,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和全方位挑战的优秀学生这样的思路,相信老师们会不断践行,一直走下去,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样的称号。

教师简介:

齐颖,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铁路选线与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选型及规划、艰险困难山区线路及工程灾害防治与减灾决策。热爱教学,喜欢学生,热衷探索教育中超越“术”层面的“道”,不求成为讲坛名师,但求成为学生人生“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