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我参加了西南交大第三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内容涵盖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工具、思维训练及深化学习等各个方面,收获颇丰。现将参加研修班后的体会和心得作以总结,我将按参加研修后的思路进行梳理,把每次的研修体会融合一起。
一、本科教学重在理念和设计
6月3-6日,我参加了由中山大学生科院王金发教授国家级教学团队举办的第十八期《融素质-知识-能力为一体》教学观摩研讨会。观摩了中山大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细胞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观摩与考察了中山大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教学与创新。并就“融素质-知识-能力为一体”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与王金发教授团队及参会各学校的老师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还对“教学型科研、科研型教学”理念及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通过参加此次研讨会,提升了自己对于高校本科教学理念、设计、实施及改革的认识,感受到了高校教师在树德育才上的重要作用以及所担负的责任。王金发教授的教学理念是“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教学设计包括学生层面的读-写-说-做四个部分和教师层面的教学学时安排、考核与计分、讲授体系与策略三大块。每一部分都包含有非常细致的操作流程和要求。这对于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本身有很高的要求。老师自己需要掌握熟知大量的专业知识并及时更新,还需要通晓多种授课技巧,并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和掌控授课节奏,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对一名教师而言,不仅要树立高瞻远瞩的目标,还要不断从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细节,周期性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才能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涉及理念、思维的讲座还有“微助教”和“思维科学与教学”。
4月20号,华中师范大学的田媛老师带来的精彩案例分析和科学性可操作性很强的“微助教”课堂互动平台让我赞叹不已。田媛副教授的经验分享进一步证实了“教无定法”这个原则。我感到,合格的老师应该是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课堂和学生的老师。只有这样,老师才能从“教”中延伸出“研”,学生才能从“学”中开拓出“悟”,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双赢互利的皆大欢喜的局面。同时,这次讲座也让我进一步感到,要想教好书,讲好课,就不能为教而教,刻板的去理解教学改革制度,盲目的去追求教学技巧。而是要将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有机的结合起来,灵活适度的运用,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常识,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而微课堂这种互动平台,本身就有着很多心理学的原理和技巧在其中,是一种能帮助老师更好管理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教具。
6月8日,吴亚滨老师带来的《思维科学与有效教学》讲座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形式活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吴老师的讲座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具象的有效教学工具箱,也是一个让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自身的思维方法。如何提高记忆的能力、思维系统是如何建立的、思维训练与练武的对比、思维过程中的核心技能,这些在平时散在于认知、行为中但并不连贯的“点”,随着吴老师的讲解渐渐相互连接起来。而思考问题的七种武器无疑是我在本次讲座中的最大收获。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和方法将极大提升教师自身的思维的创新性、逻辑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在许多老师的眼里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因为做好教学和做好科研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使得老师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分化为了一心做教学和一心搞科研两类。教学型的老师常常感叹无暇做科研,科研型的老师觉得教学占用太多本可以用于研究的时间。但王金发教授团队却示范了教学型科研和科研型教学的完美结合。可以看到,教学中对学生读、写、说、做的训练,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强大武器;而在科研领域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和相关进展又为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素材。尽管要做的像王老师那样是十分困难的,但正如王老师所说,只要心存于此,哪怕只是做出一点点改变,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改变,持之以恒,就能有所进步。目前我正在自己带的本科同学课外科研创新项目中尽量按王老师这个思路进行一些小小的探索,确实取得了一些让我感到欣喜不已的小小的成果。证明此次参会大有裨益。
三、关于互联网+教学模式
6月23日,谢幼如教授的讲座从概念层面上让大家了解了互联网+教育变革的思路,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在线开放课程的创新应用,重点介绍了MOOC(慕课)、SPOC(私播课)、翻转课堂与混合学习的设计模块、设计理念、案例分析。
这次培训带来更多的是思考。互联网+教学模式如何与本专业教学特点相结合?混合学习与翻转课堂到底区别在何处?互联网+教学模式中怎样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怎样解决学生课前预习中对知识难点、要点掌握不足的问题?…….
我感到利用互联网+的理念、技术及资源来提升教学效果、改革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在当前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教学如何与时代同步、与科学技术飞跃式发展同步、与学生的需求同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且亟需探索的大课题。谢老师的讲座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人于浮光掠影中得窥教学创新研究前沿的一隅。
四、教学评价
如何上好一门课、如何合理评价一门课,这个问题具有从授课教师和课程评估专家两个不同的角度。使授课教师从课程评估专家的角度来了解学校重构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标准和指标点,关注课程教学中的关键要素和环节,无疑对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具有极大的意义。11月13日,西南交大教务处副处长朱志武《以学为中心的卓越教学:愿景、实践与评价》对此做出了精彩的解答,能引起进一步的思考。
9月29号,邢磊教授的《学习成效的评估》几点是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对我极有启发的:1.评价的目的和方法往往是游离的。评价从目的角度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类,目前教育趋势是由后者转向前者,具体表现为Assessment of/for/as Learning三类。而评估的核心目的应该是使评价对学生学习具有形成性的引导作用。2.学习评估的方法和策略需要灵活把握和使用,要根据实际教学中的需求来应用。3.教学评价中,应更多做能进行高阶能力测量的行为层评估。量规是一种使用有效的评分工具,具有量化可行性、客观公正性、规则性、逻辑性和可观测性。
作为老师,有一句被奉为格言的话叫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有着各种各样的困惑在我心间缭绕:为什么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什么辛辛苦苦按时按量传授知识学生学习效果却不见佳?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自学能力、自控能力差强人意?为什么老师和学生间的互动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什么学生的家国情怀、政治意识这么薄弱?……..
这些疑惑和问题在聆听了王金发教授的讲座之后似乎一下子找到了答案,然而这个答案本身对教师自身又是一个莫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自身的综合整体素质进行坚持不懈的提升和完善,要求教师重视对人才培养层次的多角度全方位覆盖。欲树人,先立己;欲明道,先信道。
对照王教授的指路心得,让我不禁扪心自问:我对于人才培养的理解有没有包括到理想信念、知识、自信力、执行力呢?我有没有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呢?答案是:有些没有做到,很多做的不够。
王教授的讲座让我感到,自己对于教学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教学之道,在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教师在授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点的融合贯通、对研究领域的探索欲望、对人生的价值取向等等,都会综合为教师自身的独特风格,映射到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反映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教学之道,也在于对症下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引导其发挥出所拥有的巨大潜在学习能力、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同其具有的时代群体优势。
正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引导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的锤炼自己的品格、不断学习进取、不断尝试和创新、不断修正和加强自己的主流人生价值观。
教师简介:
智伟,女,1977.4-,山西灵丘人,工程师,研究方向:骨修复再生材料与骨组织工程,承担和主研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论文20余篇,发明专利5项,曾获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等奖励,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骨干成员之一,承担《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医学工程基本实验技能》等本、硕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
王金发老师与智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