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7月7日,我报名参加了西南交大和西安交大两所交大联合举办了以“立德树人、敦笃励志、立足西部、共创一流”为主题的青年教师交流互访活动。参加的初衷是由于半年前新开通的西成高铁,它改变了千年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特别是对于上学期间经常往返于郑州到昆明的我来说,深有体会,秦岭是一道阻隔西北和西南的天堑;这次的交流可以近距离的参观西成高铁。同时,由于工作关系,对于西安交大的透射电镜冷冻切片技术仰慕已久,期望有机会可以和西安交大同行进行学习和交流。
交流互访期间,两所交大分别做了四场专题讲座,观摩了八位青年教师代表的示范课,参观了两所交大的校史馆以及铁路局和实验室等。特别是在参观了校史馆、轨道交通、桥梁隧道等实验室后,油然而生作为交大人的自豪和骄傲。
“同桌的你”
在活动期间,教师发展中心按照学科相近原则,事先为交流的老师们安排了“同桌”。这个“trick”,很快使初次见面的老师,有了共同交流的话题。这不是之前听范怡红老师上课时讲的“上课前的暖场”方式吗?作为同龄、同职业、同专业,我和我的“同桌”,在4天的交流互访中,不仅分享了“课堂那些事”,还谈了“生活那些事”:从“如何抓住学生来上我的课”、“课程考核”“课堂中使用的APP软件”、“分享专业知识软件、网站”等,到“大学教师的压力”、“生存质量”、“工作规划”等等。
观摩课
交流互访期间,观摩了8位青年教师代表的示范课程,感想颇深。最开始接触教师发展中心,是基于对教学的困惑:学生出勤率太差、大班教学、课上学生各种玩、专业知识枯燥无用、各种课堂APP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来到教师发展中心,希望能重新作为“学生”,学习如何解决课堂上出现的这些问题。经过一段的学习,发现教发中心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巧,花费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工作,提供了许多渠道和信息。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的工作。特别是针对我而言,在具备了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经验之后,应该更多的关注教学技巧和方法。这次教师观摩课程,来自不同的专业,教学方法风格迥异,每位老师都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设计的生动有趣,抓住大家的心理。特别是西安交大医学部的艾婷老师,教学内容设计的非常流畅明确,听完之后,改变了我以前认为“学医很难”的观念。这样的观摩示范课,让我对照自己:课程内容设计的是否简洁流畅、语言是否精炼和有趣?下次上课的时候是否可以借鉴这样的教学方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教师,在提高教学能力方面,是一项长期而需要坚持的事情。以此自省自励!
作者简介
刘新荣,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承担蛋白质与酶工程和细胞工程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纳米药物制备、控释和缓释性能研究。
作者与西安交大马知恩教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