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职交大教职以来,经过岗前培训后本人即接触过我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参加过教发中心主办的讲座,对于教发中心各种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活动我一直十分感兴趣。后经同院教师和教务老师的推荐,得以有幸参加了第四届教学能力提升研究班。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探讨,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研讨活动,请来了全国各大高校的教学名师为大家传经授宝,回想这一年的学习生涯,我深觉受益匪浅。
还记得教师能力提升班创立之初,教发中心就请来了教学大师刘西拉老先生。尤记得老先生以自己出生在大轰炸年底的重庆作为引言,讲述了那个年代中国人的无奈与艰辛,一下子与我这个观众共情,把我吸引到了他的讲述中。在全程讲述中,虽然不是每一刻都能集中精神,但是每过一小段,便有一个新的高潮吸引你继续,一个又一个有趣又生动的案例,勾引着每一个听众不知不觉的就跟着他听到了5点半。试想如果是一个学生听这样的老师上课,如此引人入胜,让人意犹未尽,听课体验成为了一种享受,怎么会无故旷课呢?刘老师讲课以真动人,出奇制胜,亲和感人。同样作为一名工科教授,通过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工程经验都融入了课堂,把课程讲的深入浅出,在传授了知识的同时还向学生传递了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爱国敬业的好学生。
随后教发中心的梁老师又组织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讲座和活动,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论文撰写,教学软件黑科技等方面给予了我们全方面的教学能力指导。课程精彩不能一一详述。这里只挑选几个我感触特别深刻的课程来记述。
首先,给我受益最深的是中山大学的王竹立教授,王教授之观点可谓振聋发聩,他首先提出了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如果教学不改革,那么学生学习的途径那么多,传统的教学课堂已经很难吸引到学生,学校和教师都将面临尴尬甚至失业的境地。而如何面对汹涌来袭的网络信息大潮,王教授以零存整去为例,引导大家进行思维转型。同时又提出教师面对新事物,要看得早、看得准、看得透、抢在前。他认为手机已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信息来源和数据接口,要将实体课堂与网络虚拟课堂相结合,实现“互联网+课堂”的互联网进课堂、生活实践进课堂、创新教育进课堂的“三进”。目前王教授已经对新媒体教学的模式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的探讨,发现在授课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课程的出席率。而且各大软件公司纷纷推出相应的APP应用,例如超星的学习通,微信的91授课,甚至我们西南交通大学的教务处也推出了微教务系统,帮助教师进行线上及线下的授课管理。听了王教授的课程,不禁让我也想对自己承担的课程《表面工程》双语课程进行新媒体的改革,因为双语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的问题,经常是教师教的费劲,学生学的也不好。如果可以利用手机APP软件的协助,例如翻译软件,线下课件系统啊,线上签到及答题系统啊等等,必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及积极性。这节课程可以说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即新颖又实用,让我下定决心对自己的授课进行改革,同时还给了我们改革的方向,真是受益匪浅。
另外一位令我大开眼界的课程是由范老师主讲的,课堂一开始,范老师就发了一张问卷调查,来对我们进行了了解,并且告诉大家问卷调查是了解学生的一种有效方式。然后她又发给大家一张白纸,让大家折成三折,写上名字,让大家一起互相认识和熟悉。可以说课堂一开始就教会了我们两招,怎么跟学生打成一片。接下来范老师介绍了很多在国外实践和自己教学的经历,范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她每一条理论都是实践过的,所以经得起考验,这种现做再说的踏实作风特别值得大家学习。最后范老师让大家针对交叉课程进行分组讨论和设计,并介绍了之前几届同学的一些成果,我感觉特别震撼,比如那个体育器材的体验改进组,结合了体育部,材料,力学等学科,让所有参与的同学都受益。还有那个国外的例子,全工学部的工学都参与的大项目,一想到这样的教学改革就让人神往。
在一年的教师能力提升班的学习中,我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迫切的想将自己在学习班中学到的各种本领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我将积极与自己的同事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推荐各位同事早参加教学提升班,以期大家可以多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教发中心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我也申请了自己的教改项目,撰写了第一篇教改论文,与自己相比取得了进步。因此衷心感谢教师发展中心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的帮助!也祝该活动可以越办越好!
教师简介:
李远星,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钎焊和表面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