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研讨

首页 > 资源服务 > 正文

【师说:研修总结】转变观念 革新教法——第四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学习体会

来源: 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蒋小松;编辑:陈祯怡     日期:2019-05-05   点击数: 

从2018年05月07日,有幸作为西南交通大学第四届(2018)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学员参加活动开始,一年的时光悄然而去。打开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的文件夹,才发现已经参加了5次讲座(另外的3次讲座均与自己承担的课程时间冲突)、2次工作坊、1次西安交大-西南交大两校青年教师交流互访活动和1次第五届“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Network, CHED)”年会。在这一年里,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湛理论论述和详实的实例教学,以及通过与班级学员讨论、开会与同行交流,令我收获不少。为了持续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特对第四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1、师德师风的强化

一流大学的建设,关键在于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中师德师风是评价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在西安交大-西南交大两校青年教师交流互访活动中,何云庵教授题为“校史校风与师德师风”的报告,提出老交大的传统与当下的师德师风传承,“校风蕴含传统,传统影响校风”无疑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到师德师风强化的重要意义,需要将“爱国爱校”和“严谨治学和严格要求”的传统融入在教学工作中。马知恩教授题为“发扬‘西迁精神’,做一名好老师”的报告说明教师的职责是神圣而重大的,教学工作是奉献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我们不断强化师德修养、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高校的立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需要我们不但传授专业知识,更要用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因此,无论是对于我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是思想政治素质,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2、教学新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校教学的改革,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信息技术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以“教育信息技术和工具应用”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沙龙通过微助教和GITHUB在教学中的应用就课堂+互联网介绍进行了讨论,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教学中给课堂带来变化,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洪化清研究员的题为“大数据驱动下的教学时间与创新”的报告,分析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说明移动技术、大数据分析、VR/AR和人工智能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进一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与VR、微助教等教学方法可能融合,将信息技术和教学过程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必然要求我们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也需要适应科技的发展,掌握信息领域的最新成果,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将新技术用于实际教学中,实现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持续不断的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3、实践创新能力的加强

教师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在西安交大-西南交大两校青年教师交流互访活动中,先后参观了成都东站行车室和综控室、西安交大西迁历史纪念馆、西安交大工程坊、西安铁路局调度中心、西安北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西南交大竢实扬华墙和校史馆、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风工程实验室和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聆听了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白惠涛工程师的题为“西成高铁设计技术”的报告。在参观访问和报告聆听过程中,更加强烈的感受到实践创新能力加强的重要性,产学研合作是工程教育的核心本质所在,也需要将这种能力应用在平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与学和知识与能力的转换。传统的工科教育,对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十分注重,但对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现有工科教育的结果是学生缺乏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的能力,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学生实现能力提高和增加就业竞争力的现实要求,需要我们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多的采用来自实践的工程应用问题和实例,科研中更多的结合理论与实际应用背景,同时加强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的训练,做到教学科研相辅相成,理论与实际相互支撑,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4、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

高校承担着两种职能,即普通的教育和专业训练的教学只能,以及承担发现新知识的科研的职能。教学是将已有知识传授给学生,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科研则需要在已有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发现新的方法和理论。两者从本质上是相互促进,协调共同发展的。周祚万教授的题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融合提升的思考”的报告,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入手,阐释大学的使命的认识到人才培养的关系,说明教学和科研都是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和手段,知识和能力需要在科研活动中得到巩固和应用,而科研和创新是基于知识综合的自由思想,教学和科研是交融促进的关系。科研支撑教学效果,从科研平台、科研方法、科研思想上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让教学内容紧跟科研前沿。同时,教学也能提升科研水平,因为教学效果是学生互动的前提,需要在理解学生的同时对学生严格要求,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通过好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反过来可以在科研中利用实际的实例或理论来解释,从而可以借由教学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最终达到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研修班通过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工作坊和外出交流及参会,不仅让我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和更新知识体系,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意识到师德师风的强化、教学新技术的应用、实践创新能力的加强和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对于我们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适应科技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的重要性。经过第四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的学习,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从教学大纲制定、备课、上课和课后对于学生的评价体系进行重构,转变知识传授的观念,真正让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对于教学方法进行调整,自己不断实践,教学方法和理论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自己科研水平。

教师简介:

蒋小松,四川岳池人,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目前承担材料科学基础和复合材料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先进材料连接技术。

6. 蒋小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