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培训即将落下帷幕,回顾参加培训的点点滴滴百感交集。本届培训班开设的课程主题多样,内容丰富,满满的干货,既有新时代的前沿信息,又有资深的经验分享,让我每次学习都大开眼界。总结这一年来培训所得,不仅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也有利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
总体而言,研修课程中反复提到的主题是“面对新时代,教师应该做出哪些转变?”一方面,教学无常法,需要在不变改革和变化中更新教学方法和技能。另一方面,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给教学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的问题。通过每场培训课程老师生动而深入的讲解,我对新时代的教师教学能力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教学要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站在21世纪这个信息大爆炸、人工智能大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得不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浪潮中去,不得不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记得有一次培训课上王竹立老师给我们做了十分精彩的分享,在分析软知识和硬知识的不同以及软硬知识在时代发展中的生存现状基础上,传递给我们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教学要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浪潮”。如果进一步思考“因时而进”的问题,会发现与时俱进不仅要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载体等方面,还需要根据时代背景、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调适和转换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表达方式。
其次,教学要用心用爱。此次培训的诸多授课嘉宾都提到要信任学生,理解学生,激发学生。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式应该被时代所淘汰,被学生所抛弃。教育面对的是生动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理想的教学应当是不断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索世界奥秘的潜能,师生共同发现新问题,尝试寻找方法解决新问题。因而,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前提,因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探索,教师的作用应该是找到方法带动学生,启迪学生去发现世界、解释世界、解决问题。应该说,此次培训对我冲击和影响最大的来自一次课堂讨论。在提问环节我曾向讲座嘉宾提出一个疑惑:“如何给大一新生讲好理论前沿问题,新生研讨课应该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毕竟大一的学生刚刚开始打基础,前沿理论知识对他们来说太难太枯燥了。”问题一提出,便引来几位老师争前恐后地回应我,他们分享了自己新生研讨课的成功案例,并反复强调不要低估大一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充分相信他们能行,相信他们有创造的巨大潜能。课后我不断反省过去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并且开始作出改变,目前我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改观,这一点点的进步让我欣喜不已。
最后,感谢教师发展中心的各位老师精心组织,辛勤付出,温暖相伴。这一年来的学习之旅非常愉快,充满正能量。近距离聆听校外优秀教师的精彩分享,与不同学科背景的同仁交流与碰撞,感受教学改变带来的惊喜,这一切都让我的课堂发生变化。未来已来,要做好准备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期待。希望未来有机会继续加入研修学习的队伍,相信会有新的发现。
教师简介:
刘晓玲,四川攀枝花人,博士。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