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未来可持续性竞争力
——学习石坚教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有感
未来20年,有多少工作会消失?47%。
现在的孩子长后的工作是什么?65%的工作还没有被发明。
以上来自2019年4月17日学术报告“为未来而教”台湾大学叶丙成教授的分享。他指出未来需要的人才应是:会表达、会思考;会自主学习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会面对未来变局。这些观点与石坚教授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不谋而合。石坚教授在本届(第五届,2019年5月6日下午)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做了首期报告,指出教育的根本使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进一步为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本人深受启发。特别是石坚教授结合习总书记两次重要讲话指出的观点:(1)教育应指向未来,而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向光明;(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对学生知识、素养、视野、观念、方法、本领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性竞争力,启迪我在践行“培养学生未来可持续性竞争力”过程中要不断努力。
对于电气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复杂、门类繁多,要在不同的专业课程和不同层次的教学中做到教书育人,给予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显得尤其重要。十三年前我初登讲台,主要从事电气类基础课程教学。当时的我对课程教学用心有加,唯恐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在八年前,我由基础课教学转为从事专业课程教学。专业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不同于专业基础课知识点的学习,侧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一直琢磨前些年基础课程教学的优与缺、得与失。认为传统教学方式需要改一改,虽然它对牢固掌握知识点有好处,但对学生偏于束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涉及太少,不利于学生未来可持续性竞争力的培养。近几年,周围的老师都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学生听课不认真,学生整体素质下滑等等。我也曾一度对学生产生了负面情绪。可是,细来想一想,时代在变,学生在变,你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吗?你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吗?难道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怕吃苦、不爱学习了吗?学生没有培养好,一定在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教师作为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责任,教师应具备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面向未来的教学能力。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教育的学生才有未来可持续性竞争力,我们的教育事业才有光明的未来。
通过石坚教授的讲座,使我认识到一个好的教育体系,目标不应该只是让学生在18、19岁的时候学到一种特定的技能,而要让他们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生的根本在于一流的教师。大学的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辩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首先高校的教师自己要具备运用综合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辩能力和综合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以动手为途径,以任务为驱动,以过程为重点,以业绩为标准,学生自己做,老师协助做,师生共同做。21世纪的人才也就是国际化人才,没有思想内容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大学教学不是成功的大学教育教学。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各种新科技的时代,5G 将带来的信息革命时期,要培养学生适用未来的识变、应变和求变能力。应基于多元人才观,探索大学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真正培养学生求真与求美、技术与创新、专长与特长、区域化与国际化视野等适用未来发展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岗位从教的过程中,我迷茫过、困惑过,也领悟到教无定法,借第五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学习机会,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方法,努力从语言、文学、文化;知识、技能、能力;思考、思辨、创新方面着力,为培养学生未来可持续性竞争力尽一分责。
教师简介:
黄小红,工学博士,讲师,联系邮箱:huangxh_ee@swjtu.edu.cn。
分别于2003、2006和201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4年7~8赴加拿大Alberta University访问学习,2015年2~8赴德国Ostfalia Applied and Scientific University访问学习。主讲电路分析、城轨交通供电系统课程。主要从事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储能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点、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设计院科技计划等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EI收录7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