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南交大第四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学员,我有幸参加了全部8场讲座中的7场,聆听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8位专家和老师的专题讲座,参加了专家们与研修班的同学们进行的互动交流,收获满满。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土木工程系学术委员会主席、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和英国皇家特许工程师刘西拉题为“教师——一个神圣的职业”的报告,运用丰富的案例,从政治、经济、教育、工程各个领域,告诉老师们爱国和爱教育事业的应有之义,充分展现了师者风范。令我印象最深的刘老通过自己在国外学习的经历,反思中美教育各自的特点,关注人才培养过程中竞争意识的树立,指出在与国际学生竞争时要有信心并保有足够的优势。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刘教授十分注重“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做对比,指出“现在的学生缺少为国家、为民族发奋的精神以及能够发扬这种精神的环境和氛围”。同时指出,我们培养的工程师应具备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其中,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最为重要,为我们指明了工科院校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向。
来自厦门大学的范怡红老师的另一个身份是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专聘教授,在没有参加这个培训班之前,已经有幸多次参加范老师主持的各种教学沙龙和工作坊,当再一次走进研修班教室聆听范老师的讲座时,又有了新的收获。讲座让我们思考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理念是否能够适应发展的社会,思考处于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当所有知识的获取已经极为便捷时,教育尤其是课堂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何在。在所有的事物都发生了翻天覆地改变的今天,我们依然延续150年前的课堂授课方式,让人不得不生出对教育方式、教学理念确实需要重新思考的紧迫感。这正是这堂题为“如何通过改变教学激发学生的潜力与创造性”的讲座希望达到的目的之一吧。
中山大学王竹立老师的《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变化》,正好从技术手段层面和我们分享了如何重新定义学习以及教师如何利用新技术应对新时代对教学手段的挑战。“当知识不再是静态的层级结构,而是动态的网络生态......知识很难被定义”。因此,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途径将比直接获取知识更为重要,我们应该“重新定义学习”。“学会选择”知识和碎片化知识的“零存整取”能力,将是被教育者的主要学习内容。未来的社会,“软知识的学习比硬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因此,“个性化在线学习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学习方式”。而作为网络知识学习最便捷和廉价的工具就是手机。所以我们必须正视手机在新时代学习方式中的重要地位,不能做“工业革命早期砸坏机器的手工工人”,而是需要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手机作为学习工具,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受此启发,我成功申请了学校教改项目《利用手机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吴金闪教授以概念地图为基础的理解型学习来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的问题,他认为人类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是简单的重复和记忆,而是通过已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创造新的知识和创造性地使用知识。因此,具体的知识不需特意去教,教学的核心应是这个学科或领域的思维方式,“教的越少,学得越多”,教育者要通过鼓励被教育者通过创造知识和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余东升教授指出,本科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发展 “增值”,即思维能力从低到高的发展,以及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课堂是一个知识重构的过程,教育是赋予知识意义的过程,要将学生培养成对输入信息的重新整合(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的“探案者”而不是简单记录知识的“结案者”。教师应该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和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更高的期待,同时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天分差异及学习方法差异。同时,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余老师还为我们支招如何进行教改文章的写作。建议我们平时注意教改材料的积累,记录每一次的活动及反思,包括量化的材料和质性的材料。这样写出的教改文章才有可读性和可借鉴性。
同样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沈红教授介绍了她的教改项目“基于NSFC高等教育增值项目的中国本科生能力测评”,为我们展示了如何构思和组织一个大型教改项目。
在最后一场题为“教学PPT设计的图形化表达&如何赋予PPT更多的载体属性”的讲座中,来自我校的两位年轻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利用各种app设计具有更多载体属性和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的信息展示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极为实用的PPT制作插件及app,目前正在根据推荐进行学习中。
将近一年的学习,带给我思想理念上很大的触动,同时也获得了很多具有实操可行性的技能,研修班对于教师的学习和提升帮助很大,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年教师,都有很大价值,教师本身也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新的教学理论手段,才能确保作为教育者的作用,尤其是在教学经历中遇到瓶颈的时候,能够参加这样的系列学习,无论对教师本人还是对学生,都将是意义非凡的。
最后,衷心感谢教师发展中心为我们提供的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感谢安排每一场讲座和活动的工作人员,谢谢你们!
教师简介:
姚宁,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讲课程:微生物学,生命科学导论。主要研究方向:天然药物的抗菌作用机理,生物医学材料的生物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