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研讨

首页 > 资源服务 > 正文

【战“疫”师说】杨一帆 潘君豪:数字新青年的养成:从数字生活到终身学习

来源: 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杨一帆 潘君豪;封面图片:鞠红伟;编辑:彭俊     日期:2020-03-19   点击数: 

突如其来的疫情正在重塑习以为常的课堂教育和学习生活。

对于90、00后这一代数字世界原住民来说,从一出生便伴随着信息科技对世界的颠覆性创新和变革。他们对外界环境抱持更加开放的包容态度,喜爱跨界碰撞的文化表达。兴趣是他们探索世界、了解新事物的源动力。但他们也是“矛盾体”:既积极地憧憬未来,好问多思,又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存有更多的焦虑和不安。数字时代,焦虑不再只是低教育人群等传统意义上数字弱势群体的标签,那些早已习惯网购、共享等数字生活的新青年也同样面临着未来沦为“无用阶级”的压力,害怕自己被时代淘汰,因此时刻充电、零散学习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

2019年,被行业公认为是“付费自习室”终身学习模式的元年。随着众多国外在线课程、短视频演讲等媒介的悄然走红,国内一大批如大学慕课(MOOC)、可汗学院、樊登读书会、喜马拉雅、有声书、抖音、微信订阅号、百度百家号、今日头条号等线上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一张屏幕改变人生”的效应在数字科技的放大下愈加明显,变得越来越包容可及,也使得“教育”与“被教育”、“生产知识”与“消费学习”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疫情的突然到来,让很多人惊呼线上教育的大时代来了。但其实并非疫情创造了这种需求,而只不过是疫情迫使我们把线上教育变成了显性刚需。其本质是,通过5G、AI、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将个人完全的学习主动权和一定程度的教育资源配置权下沉到最广大的学生或者说分散到教育消费者手中。普惠化的数字教育科技和数字新青年的生活经验交汇在一起,让象牙塔教育开始走向“无围墙”的社会校园。学生们更有机会在更加开阔的场域中,自由选择什么时候学习、以什么方式学习、向谁学习、与谁一起学习。多元化对这一代数字新青年来说显得轻车熟路,课程互动只需点一下手机就可以了,而不再需要克服心理障碍。但对早已习惯传统模式安稳教书的老师们来说,则实在是极大的挑战,讲授者对课堂教学的权威甚至垄断正在瓦解。

面对学生拥有的“用脚投票”的底气和“假装在线”的机会,尽管少数仍受传统观念支配的教育管理者还有权力扎紧口袋,可以通过频繁的考勤、留痕、蹲点和调取后台数据等监督方式来衡量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老师的敬业程度,但一部分教师却突然真实地发现,当自己面对的屏幕和一个个头像窗口鸦雀无声时,竟然无法再如过往那样轻松地“拉拉家常”“混混时间”和“视而不见”了。

网课新时代,动摇的自信无情地倒逼教师端或者说大一点的教育端,形成新的真正有效的高质量教育供给。套用网络时代的一句名言,“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将来唯有自觉打造一个一个昂扬向上、独一无二、鲜活生动的教学IP,才能回应数字新青年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学习的向往。即便分数仍然是影响学习主观意愿的重要短期因素,但能否真正习得在未来起决定作用的思维方式,获得抓取知识和掌握技术的能力,才是终身学习的价值所在。个人的喜好、感兴趣的知识,以及同周遭世界建立起连结,进而获得自我认同,正在超越学校的要求和父母的期许,成为更加内驱的能够真正调动学习动能的本源性力量。

时代在变,教育教学的形式也在变,而课堂存在的本质属性并未改变。打造个性化课堂,融入新时代元素,比如:趣味逻辑引导出的课堂互动模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丰富教学内容,独立人格基础上的独特价值观等,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网络时代教师们的“必然习得”。在最表层,直观体现在教师的语言风格、互动形式、授课内容种类、仪态教态等。在故事层面,课堂内容要紧贴大事小情、于青萍微末处讲好故事,从小切口引导大家看到大问题,发人深思。在价值层,教书育人的根本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感受到真实世界中如利益、公益、理性、情感、正义、推理、真相、伦理、道德、批判等的真实存在。

近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梅赐琪老师在8000多人线上公开课《不完美的公共管理》中三度泪撒讲台,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新晋“网红”,就是个鲜活的例子。梅老师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为例,不仅引入生动的投票设计,成功地调动上千学生实现了线上互动,还引导他们探讨了对行政管理体系的合理期待,让学生领略到“治大国如烹小鲜”其实大不易的公共治理命题,更引发了他们关于“举国体制”“制度优势”“公众参与”“社会预期”“舆论监督”的持续思考。

虽然大规模且高质量的在线教学,对于绝大部分老师来说,仍然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这不是一道选择题。唯有主动应对、尽早融入,才能争取主动。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必须牢牢把握“传道授业解惑”这个教学的最核心要素,坚守传播正能量、发挥引导作用的基本定位;更要尊重数字新青年的时代特质,躬下身来潜心做好教学的“内容升级”,把过去只能由少数人或专家生产内容的模式转变为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相长的不断生产优质内容的新模式,从而实现在价值观与知识传播道路上、生命周期终身学习旅程上的“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作者简介

杨一帆,经济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教授,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全国老龄委国家老龄科学研究基地)副院长,老龄产业社会经济与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老龄事业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四川省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医养结合暨老龄健康促进行动专家组副组长,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康养服务评测首席专家。国家“马工程”2017年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研究》课题组、国家老龄事业“十三五”规划课题组主要成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策划编纂全国第一本反映大中城市居民退休生活质量和健康老龄化进程的蓝皮书。

潘君豪,西南交大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本科生,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科研助理。获2019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征文“优秀论文奖”,2019年国际行政学会(IIAS)老龄分会场主讲人汇报研究成果。2019年日本明治大学政经学部春季学期交换生。两篇论文已被中文核心期刊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