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去年5月,热衷于人才培养的40位老师带着对教学的热情及对我们的信任,倾心加入西南交通大学第五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我们的研修活动在老师们的参与下火热开展。开班以来,已邀请11位境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了10场集中研修活动,邀请往届教师举办了一期专题研讨沙龙,内容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变革、教学方法、教学学术及PPT设计制作等。随后,老师们对研修成果进行了凝练总结,除教研论文外,他们还总结了近一年来参加研修活动的收获体会和所思所想。现将老师们的研修总结陆续发布,以期与其他老师交流研讨,碰撞思想火花。本期,将分享土木工程学院刘怡老师的研修总结。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整合是以教育理念变革为先导,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手段,以学生的个体受益程度为标志的教育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传统教师的地位、角色和作用所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如何由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转变成更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型教师,是值得贯穿整个教师职业生涯,需要不断思考和学习的基本问题。在西南交通大学第五期教学能力研究班,参加11位境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的10场集中研修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深入学习了教学设计、教学变革、教学方法、教学学术及PPT设计制作等方方面面知识,更是开阔了视野,把很多平日积累的教学经验上升到认知科学的高度去寻求新型教学的理论源泉,也激发了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提出,预示我们的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从手段和内容到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深刻的变革。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是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相对封闭模式,这一模式在保障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连贯性、系统性以及明确的指导性上发挥了极大效力,但由于主讲教师通常面对中、大规模班级的学生,教学活动往往集中在较为基础的知识点与技能上,极难实现教学的个性化设计,无法体现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能力。
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以其资源的开放性、知识的碎片性和分散性以及抽象概念的可视化、丰富的资源等,为学习者提供了灵活、自主、优质和免费的学习机会。然而,慕课的特点也可能阻碍慕课的应用发展,其分散性和自主性容易造成学习者的盲目性、缺乏体系与连贯,尤其对于自我规范能力、课程早期知识储备、自主能力等不足的学生,慕课对于推进其深入学习的效果有限。
建立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知识建构为目的、交互学习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与组织、教学资源建设及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等具体设计原则与实施方法。
新型的教学模式绝不是仅仅把线下学习搬到了线上学习,而是我们认知方式的一系列彻底变革,尽管我们在实践中也在不断摸索,但一直基于一些经验的积累和个人的思考,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在“学习科学:提高教学能力的实用方法” ,王珏老师带领我们接触了一个新的领域,这就是“学习科学”。人工智能的发展,带动了认知科学和对人类自身学习行为的深入研究,尽管人工智能目标是使计算机获得智能,但其很多研究是基于对人类自身认知规律的认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远远比教会他们某一个科目某一个知识点都要重要得多。学习科学,正是我们所有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最根本的理论基石。
信息时代的课堂,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向学习活动的“主持人”转变,由“信息的传播者”向“意义建构的协助者”转变,教师由“传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者”向“学习技术、思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传授者和培养者”转变。世界不仅进入了学习的时代,而且是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和教师职业的活力所在,学习方法、思维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传授与培养成为了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
作者简介
刘怡,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副教授,长期主讲《结构力学》本科课程,并且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类型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第五届全国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