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研讨

首页 > 资源服务 > 正文

【师说·研修总结】尹紫红:跳出传统,把知识升华为智慧的一次学习

来源: 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尹紫红;本期编辑:陈晓     日期:2020-05-14   点击数: 

编者按

自去年5月,热衷于人才培养的40位老师带着对教学的热情及对我们的信任,倾心加入西南交通大学第五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我们的研修活动在老师们的参与下火热开展。开班以来,已邀请11位境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了10场集中研修活动,邀请往届教师举办了一期专题研讨沙龙,内容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变革、教学方法、教学学术及PPT设计制作等。随后,老师们对研修成果进行了凝练总结,除教研论文外,他们还总结了近一年来参加研修活动的收获体会和所思所想。现将老师们的研修总结陆续发布,以期与其他老师交流研讨,碰撞思想火花。本期,将分享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尹紫红老师的研修总结。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教师是体现学校实力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也关系到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未来。培养一流人才的根本要有一流本科教育,一流本科教育的灵魂则要有一流本科课程,一流课程的核心是要有一流教师队伍,而一流教师队伍的关键在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自2019年5月6日组织首场教学讲座至2020年1月6日最后一场教学讲座,开班八个月来,已邀请11位境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第五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举办了10场集中研修活动,内容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变革、教学方法、教学学术及PPT设计制作等内容;此外,还进行了一期专题研讨沙龙,结合新时代一流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作为第五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的学员来说,收获颇多,总结如下:

一、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系列活动回顾

1. 2019年5月6日下午,2019年四川大学卓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四川大学原副校长石坚教授以“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为题,为第五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做了首期报告。石坚结合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指出,教育应指向未来,而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向光明。在教师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都应体现出对学生知识、素养、视野、观念、方法、本领的培养,而教师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做青年愿意讲真话、交真心、诉真情的知心朋友。他强调,“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的是“一专多能、一精多会”的人才。通过讲述自身在乡下当知青、在内燃机车厂工作以及留学的经历,石坚阐述了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智慧的重要性。他指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以及可持续性竞争力。

2. 2019年5月13日下午,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联合邀请利兹大学法学教授Norma Martin Clement,在西南交大犀浦校区综合楼430,为第五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教师做了题为“阶梯教室的未来形态”的报告。Norma Martin Clement首先从“怎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问题引入,简短的互动后,详细讲解了美国普渡大学教授提出的“教学法-空间-技术”三角理论模型。她强调当前高校教育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学习,即学生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而独特地创造知识,为此学生要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相关联;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体验过程并保持充足学习动机。而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建立知识层级、创造一个促使学生投入并进行协作的学习环境,来实现智慧教学的目标。那空间可以在哪些方面产生影响?Clement教授引用麦吉尔大学教授观点认为,空间可以有效影响学生的感知、交互以及行为。“我们建造建筑,建筑继而塑造我们。”Norma Martin Clement引用他人观点说道。她展示了14世纪至今大学多种类型的阶梯教室形态,分析了适应各形态的教学法以及各自优缺点,介绍了吸引学生进行协作、讨论、互动的体现低科技和高科技含量的不同活动类型。

3. 2019年5月24日,西南交大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南开大学有效教学团队总负责人李霞副教授和团队成员王利凤老师邀请到校,分别在犀浦校区综合楼430和431,主持了题为“O-AMAS有效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工作坊。李霞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组织,李老师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能让气氛活跃,让每个人都动起来,不停思考、回顾、搜索已有知识,融入课堂。这为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方向和借鉴。

4. 2019年6月12日上午,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焦建利,在西南交大犀浦校区综合楼430,为第五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教师做了题为 “用技术变革大学课堂教学”的报告。这是一个用二维码串联起来的课堂,随时随地让老师们便利地扫码获取信息、提问交流。报告伊始,焦建利剖析了教师教育和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他把课堂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学生用手机参与课堂,二是学生用手机忽视我们教师。“你愿选择哪个?”焦建利问道。两者选其一,老师们几乎都选择了前者,即用技术变革课堂教学。他向大家介绍了开放世界中的学校变革,并通过名为《我把学校告上了法庭》短片呼吁老师们应呵护学生创造性,尊重学生个性。通过例举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自我提升的两个男孩的例子,焦建利认为:这是一个因为技术变革而“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当今,“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因此,学生、教师、教室、课堂和学校“都必须做出彻底的改变”。

5. 2019年6月18日下午,西南交大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学习科学专家王珏研究员在犀浦校区综合楼430,为第五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学员分享了主题为“学习科学:提高教学能力的实用方法”的讲座。这是本届研修班的第五期活动。王珏为研修班的教师们带来了高效教学的大一统理论,他的讲解条理清晰,理论充足,事例生动,并和现场的老师们多次互动交流教学过程中的实际经验与问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教学能力的多种提高方法,令现场参加研修的学员们获益匪浅。

6. 2019年9月17日,教务处专聘教授范怡红就如何开展项目式学习及其意义与价值,如何从了解学生入手进行课程设计及组织教学活动,为研修班教师主持了上下午两场工作坊。随着时代的变化,老师们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更新。上午第一场工作坊,范怡红老师从教师角色的转变入手,提出了项目式学习的概念及其施行的方法与策略,通过有关项目的教学案例分析帮助教师们了解项目式学习的意义与价值、设计与实施,并请在场教师利用模拟课程设计大纲的方式,进行项目式学习课程设计的团队实操演练。下午第二场工作坊伊始,范怡红通过请老师填写学员信息表,让老师体验到如何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并通过团队组建活动让老师感受到如何帮助学生组建团队。又请老师们通过写出和讨论“我心中的学生和我眼中的学生”帮助参会老师了解老师们心中的和实际的对学生特点感受的差异。

7. 2019年11月20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交大PPT协会指导老师、跨学科课程《从PPT到答辩》负责老师张鹏飞,就如何“又快又好做好教学PPT”为第五届研修班老师及学生进行讲授指导。讲授中,张鹏飞从PPT的定义及好PPT的标准、提高搜商、全局化PPT制作、PPT制作路书四方面,向在座师生分享PPT制作的“道术法”。

8. 2019年11月29日,本期工作坊以“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设计与实现”为主题,上海交通大学在线课程建设负责人余建波,结合大量金课案例,围绕混合式金课的教学设计、微视频制作、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从理论和实践入手,为第五届研修班老师们进行讲授指导。余建波从线上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出发,讲述了混合金课的设计要领。余建波提到,课堂教学设计要重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习者希望得到什么、怎么得到,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余建波以MOOC平台上22-28岁的学生为主要用户为例,说明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余建波从课前、互动、课后三种时态举例分享优秀的教学方式设计。他结合“雨课堂”“云班课”等微信、网页平台,优秀微课视频《常见急救知识》等典型案例,帮助教师们进一步了解混合金课的教学设计。他提到,要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课程设计,让资源建设从教学目标出发,从碎片化到模块化,再到系统化。

9. 2019年12月16日,西南交通大学第五届研修班第9期工作坊如期在犀浦校区综合楼430举行。中国台湾大学ISW国际认证专家李纹霞博士、李承恩老师从具体实践成果导向教育 (OBE)理念,协助教师提高学习评量的有效性与公正性出发,同时积极调和学生在学习方式的个别差异,以更能帮助学生累积正向成功的学习经验的角度为西南交大教师带来了“成果导向教育评量理念与设计要领” 和“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两场工作坊。李纹霞结合台湾大学电机系“工程教育”课程Rubric实例、台湾大学通识课程的课程评量整体操作等成功实例,为老师们深度解读了OBE评量整体设计与执行的具体操作及理想教学成效,并与李承恩一起引导老师们对评量指标 (Rubric) 设计进行了初步体验,让老师们对Rubric的问题组成和设计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李纹霞强调,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属的Kolb特性,安排不同教与学活动,协助学生适应性学习和全人发展。一方面要觉察自己的学习风格,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观察其学习障碍是否来自其习惯的学习方式,应尽可能考虑各种学习风格的特性来设计不同多元风格的课程设计和和课程活动,并配置以评价与评量,让学生有机会获得符合自己风格的作业,获得成就感。同时,教师还应从专业的角度为学生的选课提供指导,帮助学生选择不同学习风格教师的课程来调整学生学习偏好带来的不利影响。

10. 2020年1月6日,一场题为“从教学学术的角度看大学教学成果的内涵、评价与提炼”的研修讲座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综合楼430会议室举行。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贾永堂教授在为西南交大第五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带来的这场学术盛宴中,从大学教学学术这一理论源头出发,探讨了教学成果的内涵与评价方式,给出了提炼教学成果的相关建议。短短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学理深厚,字字箴言,技术操作性强,让参加讲座的老师们如获至宝。大家不仅厘清了对教学成果提炼的认识,学到了从教学学术的角度提炼教学成果的策略与技巧,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从大学教育教学理论的高度打造教师自身教学学术成长的促进之路,坚定了变革教学范式、革新与发展教学策略的信心和决心。

11.2019年7月3日下午和7月4日上午,西南交大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在犀浦校区综合楼430举办了两场题为“一招教您使用实用的教育信息技术和工具”的研讨沙龙。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孙燕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赵坪锐一同担纲主讲。两场共三十余位教师参加,共同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技术和工具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应用。

二、收获及体会

这次培训安排的很合理恰当,安排的课程也很贴近大家的实际,请的专家讲的也非常好,激情澎湃,贴近大家实际,对大家今后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一流教师队伍是保障,教育教学水平是关键。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已有不少的论述。 “互联网+教育”已经使本科的教学形态发生了变化。课程教学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局面被打破,倡导教师与学生情感和内容交流、批评质疑和争论争辩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态正在形成。因而要求教师在课程建设中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其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本科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可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教师需要研究的是如何结合课程建设内容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如部分拓展内容、多媒体动画、视频等可以“二维码” 形式给出,课堂教学与“中国大学MOOC”的优秀课程资源融合。这种新形态的教学模式既给师生充分互动的时间,也给学生个性发挥和探究知识足够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开展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精神等教育教学研究。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也会对教师的专业、教书育人和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升。

作者简介

尹紫红,博士,副教授,澳大利亚CSIRO访问学者,西南交通大学BIM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图学会BIM专业委员会委员;Revit II级建模师、工信部BIM战略规划师。研究方向为:铁路、公路路基综合防治技术研究;BIM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等。获第三、四届国际BIM大赛最佳高校应用奖三、四届国际BIM大赛最佳高校应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