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去年5月,热衷于人才培养的46位老师带着对教学的热情及对我们的信任,倾心加入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在老师们的热情参与下通过线上或混合式方式顺利开展。开班以来,已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了9场集中研修活动,内容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学术、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近期,老师们对研修成果进行了凝练总结,除教研论文外,他们还总结了近一年来参加研修活动的收获体会和所思所想。现将老师们的研修总结陆续发布,以期与其他老师交流研讨,碰撞思想火花。本期,将分享土木工程学院陈德老师的研修总结。
曾经的曾经,就曾梦想自己成为一名教师,如今有幸实现了当初的梦想。自从站上“三尺”讲台那一刻起,不断告诫自己,要用真诚和善良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自己要不断学习进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努力成为一个对学生有用的好老师。非常荣幸能在过去一年中,成为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第六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的一名学员,与来自各学院的老师们一同参加了研修班举办的线上线下共9场名师讲座研修活动,使自己在教学思政、教学心理、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受益颇多。
正值“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五月,第六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开班了!开班典礼后,聆听了西安交通大学冯博琴老师带来的“回归本分,以站好讲台为天职”的讲座。冯老师在深度剖析“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内涵基础上,得出对于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社会赋予大学的一切“伟大使命”,都应该从最微观的课堂教学开始。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教育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理所当然要以站好讲台为天职。冯老师认为站好讲台是教师对践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可多得的机会,对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堂知识丰满、与时俱进、讲授严谨的课堂教学,足以让学生领略到优秀教师的学术造诣、治学态度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思路及方法。作为有着“双严”传统的交大青年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教育学术,以讲课的最高境界“唱”为标准,努力做到教学设计精到,教学内容逻辑脉络清晰,在讲授过程中要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肢体语言恰当,努力做到课堂带着学生似欣赏风光美景,似感受文化意境。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加速了线上教学进程。面对疫情影响下高校实际教学困境,第六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适逢其时地组织了由北京师范大学冯晓英教授讲授的“在线教学辅导的方法策略”讲座。冯老师从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成人学习者的四大关键学习原则“自愿、自主、经验、行动”,以了解高校线上教学所面临的学生特点。进而,冯老师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详细讲述了在线教学辅导的四个核心策略“聆听策略、提问策略、反馈策略、激励策略”。虽然在党和国家领导的全体国人共同努力下,疫情在国内已得到了全面控制。但是后疫情时代,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做到高效率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冯老师所讲这些策略和方法很是受用。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格完整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能引领社会进步的人”。面对“新工科”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第六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邀请了四川大学洪玫教授作了“面向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讲座。洪老师运用实际案例,讲述了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及面向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针对八种学习/教学模式(感知型/直觉型、视觉型/语言型、主动型/反思型、顺序型/总体型),在实际教学中要考虑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的匹配,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洪老师讲到的如何开展高效率的课堂讨论策略,使我找到了平时困扰自己组织课堂讨论时不易收敛且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困惑,这使得自己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性,鼓励学生探讨习惯的养成很有帮助。
除此之外,第六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还邀请了来自西南交大、昆士兰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名校的著名教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心理、教学研究、课件制作及教改科研与教改论文成果的撰写等方面,给学员们进行了全面培训。通过学习系列名家讲座,在教育教学方面得到了深刻的启发。教育是立国之本,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责任,教育没有捷径,未来的教学路上,还需继续奋斗,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最后,再次诚挚感谢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此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感谢学校领导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谆谆关怀,感谢党委教师工作部各位老师为学员们的辛勤付出。潜心教书、静心育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简介:
陈德,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曾留学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西南交通大学“青苗计划”入选者。现任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路基学科秘书长、土木建筑与结构工程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党外知联会副秘书长等。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专利10余项。博士学位论文获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曾获西南交通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第一名,第五届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书育人奖”,西南交通大学“第九届课外创新实验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西南交通大学2016-2020年教学成果一等奖(9/20)等教学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