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研修班】第九期:西南交大教师学习如何从教学实践走向教学研究

来源:  作者:梁慧颖 李佳兴 胡坤琰 摄影:秦小迪     日期:2022-12-02   点击数: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老师们走进了一场与教学问题“搏斗”的冒险旅程,他们的教学经历和行动研究,正如《绿野仙踪》里多罗茜的归乡之旅。这样一支妙趣横生、充满无限憧憬的先导片拉开了西南交通大学第八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第九场活动的序幕。

为促进教师发展教学学术,找寻教学实践中的教学问题,11月30日下午,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特邀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西南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郝莉教授为第八届研修班主持了题为“从教育实践到教学研究”的教学学术专场工作坊。我校近二十位老师线下参加,另有来自我校、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六所高校七百余位老师线上共同学习。活动由教工部梁慧颖主持。

“教学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郝莉从问题入手,请老师们用选项描绘自己心中的教学。接着,她介绍了教学学术的概念以及发展教学学术需遵循的四个原则。据介绍,教学学术应基于问题及协作,并在研究和实践中迭代。在此基础上,她从找寻问题、探索原则、确定途径、总结反思四个环节分享如何从实践中提炼出研究问题并解读了如何从研究视角应对上述问题。

“学生不来上课就点名,学生不交作业就扣分,学生不发言就不给加分,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急着去消灭存在的问题,而缺乏挖掘问题背后原因的耐心。”郝莉首先指出把寻找问题放在优先位置的必要性。她请老师们围绕“感到困惑的教学问题、解决途径及相应效果”展开反思和讨论,然后将线下小组分享和线上七十多张“小纸条”的反馈中收集到的问题,按动机、旧知、成分技能等七方面进行了源头分类,并逐条分析教师期待的学生表现。

是否有指导性的原则来应对上述问题?郝莉给出了四个原则: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以应用和迁移为特征的深层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学习成分技能并进行整合,以及创设“学生参与的真实实践”环境。她认真倾听了线上线下老师们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反馈,站在理论高度进行了深入解析,详细解释了如何培养自我效能感、进行适应性归因、增强内在动力以及设置目标导向等内容。她建议教师合理区分“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通过使用有意义且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任务、降低教师的权威、允许学生拥有课堂自主权等途径,促进“掌握目标”的实现。同时,综合运用价值、效能预期和环境支持来调节学生的动机水平。

如何促进以应用和迁移为特征的深层学习?郝莉指出,复述知识或重现案例并非理想考核方式。她结合多则案例,按UBD逆向设计思路,建议教师设置对大概念进行深入探究和应用迁移的学习任务,并对学生的这种迁移能力和效果进行测试。

在第三个原则中,郝莉认为,教师可采用分解整合和情境中提供脚手架的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学习成分技能,增强知识关联的程度与联系的深度。第四个原则来自剑桥学习手册,郝莉强调,要为学生创设可以参与的真实实践,让学生有机会接受真实问题的挑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她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指出上述环境有效的探究性、联系性、有意义等特征。

以上四点原则,郝莉均从表现、原理和策略角度进行解读,分析之后再给出不同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策略。

如何将这些原则与教学实践结合?郝莉给出一张横七纵四的教学策略设计表,带领老师们通过该模型矩阵,在教学各环节综合运用四个原则,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一堂课。线上老师给出了各自的设计思路,线下三组老师分别结合所授课程内容做出跨学科课程设计或课程设计的调整与改进。追问分析和点评指导后,郝莉与老师们进行了总结复盘——研究应始于问题。通过钻研感兴趣的某个具体问题,老师们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教学研究知识技能框架,注重应用迁移并与校内外同事进行更多合作交流,不断在研究与实践中迭代。

郝莉带着老师们从教学实践中探寻研究问题,把深刻的教育理论融于具体的教学情境,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了互动环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策略。她在工作坊中多次强调课程的价值与意义,带领老师们寻找问题背后的逻辑,发人深省。有与会老师表示,正如郝莉教授的先导片中所说,教学之路有时崎岖坎坷、荆棘密布。她带领老师们用实践作刃、以研究作盾,用反思倒逼成长,共同克服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坎坷,让教学成为学术。这场工作坊给了自己面对教学挫折的勇气,相信未来会与同事们共同收获属于教师的幸福与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