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交流合作】西南交大教师发展中心参加澳门科技大学学术研讨会

来源: 办公室  作者:西南交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日期:2015-03-30   点击数: 

由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承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台湾中正大学教育学院协助发起的“高等教育教与学转型中的文化思考——两岸四地学术研讨会”3月19日-21日在澳门科技大学举行,研讨会主题为“文化视域下高等教育的教与学转型”。来自两岸四地七十余名高等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了文化对高等教育教学和教师发展工作的影响。我校教师发展中心金雁和梁慧颖受邀参加会议。

研讨会分为主题发言、交流报告、嘉宾讨论、专场专题发言等多种形式。主题发言主要围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化形态重塑中的高校教与学模式变革、高等教育国际化大环境下的教与学等内容展开。交流报告主要围绕各自的研究和实践展开陈述和介绍。两场嘉宾讨论从文化角度思考教学现象,思想碰撞激发思维火花。21日OBA专场专题发言中,来自香港思索高校的老师分享了OBA在各自学校实施的情况,结合实践对相关现象进行了质疑,并就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大部分发言人认为,尽管我们的文化不鼓励冒险,但作为教师,应勤于思考,勤于反思,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内在的发展,应将激励创新的理念传递给学生,讲授学生需要的知识内容,而不是我们需要给予他们的;思考如何启发学生,如何鼓励他们做自由的探索者。会议也传达出了“教师对新型教学理念应保持理性判断”的态度。

会议报告中,与我们直接相关且影响最大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两个报告的交流内容。有益的启示为:开发教学发展项目的程序应该是——首先面向全校教师开展需求调查,了解其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开发。吸引教师参与教学发展活动,重点是要营造像家一样的文化氛围,关键在于提供的活动是否有价值,连时间和地点这些细节都要考虑到。唯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教学发展活动的有效性,中心才有可能可持续发展。

本次研讨会,有几个有意思的观察。一是研讨会与会者介绍的他们正在进行的各项研究,均有缜密的研究设计,有理论和实证研究,辅以数据支撑。二是互动环节,与会者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气氛十分热烈。会议倡导自由研讨,哪怕有争论或意见相左,甚至没有定论,都是很好的体验。此外,会议组织方面,去掉了一切繁文缛节,没有开幕式和闭幕式,晚上也安排了研讨内容。按时间和议程,会议分为8分场,每一场的主持人均为学生。嘉宾讨论环节的主持人也是学生,主导了整个讨论过程。

研讨会安排紧凑,内容翔实丰富。参会者感受了不同地区高校的教学文化,了解了教学实践,有效增进了两岸四地高校间的交流。我中心工作人员也与报告人进行了多次互动,对开阔眼界,打开工作思路都是十分有益的。下一步,我中心将结合会议所学,思考如何利用文化的积极因素促进我校的教与学。

附:研讨会报告内容概要

一、五个主题发言

主题发言1 北京大学 朱红:大学生创新能力从何而来——基于全国大学生调查的实证分析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承接了教育部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项目,研究结果显示:课程设置和教学行为对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随着院校研究型的增强,教师的创新性教学行为对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越大;传统讲授型教学行为,在非顶尖研究型大学和普通教学型大学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内在求学动机和自我效能等心理素质对创新能力会产生巨大影响;自主科研和参与教师科研的作用不容客观。该项研究计划采用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应用更多方式,以实现对创新能力更加准确的测量。

朱红老师认为,我们的文化不鼓励冒险,这可能从根源上抑制了学生创新力的发展。作为教师,应思考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内在的发展,应将激励创新、鼓励创新的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具备自主感,将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关联,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节奏。

主题发言2香港理工大学Michael Bond:一位跨文化心理学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思考:值得问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考虑学生需要的知识内容,而不是我们需要给予他们的。利用荷兰学者Hofstede提出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刚柔性、长期与短期导向以及放任与克制等六个文化维度,分析文化环境如何对高等教育师生关系产生影响,认为关于师生关系的不同的文化逻辑影响传达的内容和方式。介绍了在“价值观地图”中,中国的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群体并非截然对立。原来,中国与包括德国、荷兰、比利时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是相近的,不过与芬兰、意大利、瑞典相距较远。与香港、台湾等地区价值观比较接近,但与同样是华语国家的新加坡相距较远。

此外,Michael Bond简要分析了当前中国教育实践中对西方价值观进行批判性吸收的情况,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应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可以参照的路径。

午餐主题发言3台湾中正大学:跨文化学习的教育领导人才培养方案介绍

“跨文化学习的教育领导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中正大学一项教学卓越计划,深化了国际教育发展,具备三个特点:以学生学习为本位,建立跨界学习体制,精选全英语课程。具有四大优势:提供独立使用空间,提供优良师资与专业领域课程,提供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增加同侪学习的机会等。

主题发言4北京大学 施晓光:文化形态重塑中的高校教与学模式变革

首先探讨了文化的概念,包括社会文化、组织文化和学科文化三种文化。社会文化发生变化,改变了学习文化,对高等教育,尤其教与学带来了深远影响。组织文化的改变,带来了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更趋向于终身化、个性化、国际化、完人化和民主化,高等教育改革方面,一系列问题随之产生:高等教育到底是终结性教育还是阶段性教育?应培养技术工匠还是有教养的人?培养民族主义者还是全球公民?培养掌握专业技能的人还是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服务少数人,还是面向全体?高校文化的改变包括且带来了教育思想的改变、目标和目的的改变、教学过程和内容的改变、教学范式的改变以及学习者行为的改变等。对教师提出的对应要求是:在学习环境中,成为教育者、领导者、专家和道德楷模,应“教之以事,喻诸于德”,作为转化型知识分子践行教学学术,这是对既往教师职业素质和角色的继承与超越。

教师应勤于思考,勤于反思。从文化角度,去思考教学,思考教学行为,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思考如何启发他们,思考如何鼓励他们做自由的探索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分别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高校通过教育管理,将教师、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育质量,学习文化等关键因素有机融合。为达成上述学习目标,转变高校教育范式,改变教学行为,运用反思性教学和以学论教等手段,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结论:组织文化需要改变,高校应有一种鼓励变化的文化。而文化或形成文化的高校关键元素,如愿景和使命等都是这个改变过程的结果。

——文化是否起作用?答案是肯定的。文化是任何一个改革都应进行考虑的因素,但有时人们很少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没有考虑文化时,制度改革或许也能发生,但需要的时间一定很长,或者遭到抵制,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变化可能出现在边际上,是改革成为一个令人泄气和只能是部分成功的行为。(卡里巴尔迪费尔南德斯)

主题发言5香港城市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大环境下的教与学

国际化的结果是教师变为主持人,教学的方式从讲课变为对话。

面对未来的挑战,主讲人程星很欣赏的一句话是克林顿时期美国教育部长理查德·赖利说过的: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的学生必须能够进入那些目前尚不存在的职业,运用目前尚未发明的技术手段去解决那些我们至今尚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

程星认为:国际化构建了一个求知的氛围,是一种宽容的态度,是一片全球视野,也是一种坦然面对未知的能力。而设置个性化的大学课程,营造国际化的大学环境是通往国际化的路径之一。

二、十个交流报告

交流报告1复旦大学:我们的认知与实践——OBA视野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美国物理教师协会对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建议:核心是建构知识,其次要考虑建模、实验设计、数据观察和分析以及相关实践技能的发展等。

物理实验课是天生的翻转课堂。让学生认识实验课的课程目标和预期成果十分重要,教师应多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多观察。学生不积极参与讨论有文化的原因,也有学生会担心自己的绩点,哪怕一个学期都不敢冒险,而老师不善于组织讨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学方法的适用有文化基础,教师的转变是关键。

交流报告2国防科技大学:MOOCs时代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MOOCs时代对教师能力提出的新要求:(1)学生群体的大规模性,要求教师具备团队合作和资源检索能力;(2)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要求教师具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和教学过程设计能力;(3)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要求教师有新型教学模式的适应能力和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力;(4)教学手段的信息化,要求教师掌握信息化工具和大数据分析运用能力;(5)教学理念的民主性,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此,对教师提出相应建议:(1)学习信息技术,提升自身信息素养,以开放的心态关注新的变革;(2)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自身教学技能;(3)积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自身传统特色,从资源的提供者转变为资源的选择者。

交流报告3上海交通大学:海外经历对教学行为的影响

上海交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发项目的程序为:首先面向全校教师开展需求调查,了解其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开发。

关于“海外经历对教学行为的影响”专题,该中心面向全校老师发放了两千多份问卷,回收了268份,回收率11%。调查结论是:(1)有海外经历教师获得的培训机会远多于无海外经历教师;(2)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来源最高的两项是“自己的老师曾用过”和“同行交流”;(3)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时更注重写作、书面报告和口试方式;(4)有海外经历的教师相对于无海外经历的教师更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除了调查手段,他们还会结合访谈案例得出结论和对策。本研究的启示为:经历影响行为。应创造机会为老师们提供学习的良好体验,用体验来启动认知和行动的改变。

交流报告4澳门科技大学:从孔子的教育理想与方法反思现代教育

从孔子培养学生的成材率推算当代教师培育学生的质量的期望值。探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真谛,认为那些无法用分数立即量测、无法量产的,才是真正重要的。道德品格应该是outcome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道德教育,应因材施教,采用举一反三和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多运用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成材。从师资角度,应增加教师数量、待遇和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素质、道德涵养和自我要求。

交流报告5华中科大博士研究生:中国传统教育中学生理智创造力的文化探析

中国传统教育重继承与阐释,轻质疑与否定,在缺乏批判性思维中进行理智理性的培养难度较大。在理智创造力的养成方面,缺乏特定社会文化土壤与教育经验,先天不足,应向西方借鉴学习。

交流报告6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本评估:大学生学习质量评估新范式

学本评估分为学习段评估(assessment of learning)、学习性评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及学习化评估(assessment as learning)几种阶段和形式,可应用于学生学习投入、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果评估,重视评估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而非测量的功能,回归教育的核心价值。学本评估将反馈作为前馈,保证完整的系统性,支持学生学习,促进终身学习能力。

交流报告7澳门镜湖护理学院:

参考意义不大,略。

交流报告8澳门大学:解读自我构建类型

介绍了“独立我”和“互依我”自我构建的类型以及相关研究概况和进展。

交流报告9上海交通大学 王竹筠: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发展活动文化氛围的创建

教师参加教学发展活动的目的包括:理念的更新、解决(教学)问题、成就感、自由意志、平等交流、让老师感觉到舒服、归属感、与同样重视教学的同仁在一起等。吸引教师参与教学发展活动,重点是要营造像家一样的文化氛围,关键在于提供的活动是否有价值,连时间和地点这些细节都要考虑到。

服务质量和寻求学校的政策支持之间相比较,前者的优点是:内心的动机会激发出来,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吸引教师参与。缺点是:对于老师们真正需要什么,要多做研究;而且没有一项活动能永远存在,要么改变,要么关闭。

从培训、研讨会、咨询和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开展的主要活动内容。开展项目的策略包括:了解需求(问卷调查是选择主题的主要方式)、产出(分为反应型、行为改变以及结果改变等不同层次)、考虑不同层次和类型教师的个人发展、包括时间和地点等因素在内的便利性等。有效性是最大的动力——对中心来说,老师愿意回来参加其他活动。对老师来说,能够深度参与。对学生来说,可以感受到老师的改变。

做过一次问卷调查,了解了教师参与教学发展活动的原因,影响最大的依次是:对主题感兴趣,解决教学问题,被主讲人吸引,喜欢中心文化,能与其他老师交流;学院强求这一因素列于末位。

我校教师发展中心与上海交大教学发展中心重点交流了教学研究基金如何促进有资历的教授参与教学。

王竹筠说,他们的高捷主任经常提醒他们,要了解老师需求,要有危机意识,否则就要“关门”,因此,“我们一直很努力”。他们的定位是服务起家,并努力取得学术上的成绩。他们的团队正在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利用自身资源开展特色项目。

交流报告10广州大学:从中心到边缘:近三十年中国大陆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大学教学

社会正义与百姓福祉应是发展的最高良知。三十年前的中国大陆,在大学三大职能重要性排位中,教学处于首要、中心地位。伴随着社会变迁和大学文化转型,教学由中心走向了边缘。在量化考核,数量评价体系中,科研经费才是高校的GDP。

三、两场嘉宾讨论

嘉宾讨论1: 国防科大、华中科大的老师以及厦门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一起讨论了“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讨论,不愿提问背后的文化因素”

从文化路径探讨这个问题,像乘坐地铁一样,属于更深层次,到达不易,但只要坐上了就不堵车,能够更快速地解决问题。中国向来尊崇中庸之道和师道尊严,这是“不愿提问不愿讨论”这一国民心理的文化根源。我们的文化重视听话,而非说话;冯友兰先生形容禅宗为“静默的哲学”,我们往往听的多,说的少。不仅仅是文化的问题,但文化一定有问题。课堂提问和讨论有一个突出的优势是尽显反馈的即时性,优秀本科教学的七项原则之一也是及时反馈原则,老师们应关注形式背后的理念,独立思考,做内省式的学习型教育者,并建立一个适度的挑战。老师应多问开放性的问题。掌握如何更好地进行提问的方法,并用提问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营造学生的心理安全感,接纳学生的状况。例如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会觉得更安全。老师建立讨论的规则,学会倾听,做学生的学习同伴,考虑学生的思维特征,引导学生思维,引导不断疑问,合理把握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反馈,思考如何利用文化的积极因素去促进教学。其实,老师渴望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社会对教育不应只是批评和抱怨,而应超越不好的现状,做积极的建设者。

嘉宾讨论2中国科大、上海中医药大学等校的老师讨论了关于“社会对学生学习结果给予过多关注背后的文化思考”

讨论中有老师认为,文化是多元的,个人或群体的价值取向可能不同。

有老师提到了去台湾高校调研,发现那里的助教充满创意和快乐地开展工作,他们表示自己会很好地进行时间管理和工作分配。

有老师认为,如果有一天,我们习惯性地将“教与学”称为“学与教”,教与学的关系会更加和谐。

四、四个专场专题发言

21日上午是OBA(outcome-based approach/assessment果效为本)专场,有四场专题发言,来自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以及香港理工大学的老师分别介绍了OBA在各自学校实施的情况,并就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并非一味唱赞歌,而是结合实践对相关现象进行了质疑。

专题发言1果效为本教与学——香港浸会大学经验分享

全球高等教育格局的改变,带来了新的“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视角。浸会大学秉持全人教育理念,努力实现本科毕业生的七个特质:公民意识、知识、学习、技能、创意、沟通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等。

“果效为本教与学”(OBTL),关注学生从专业中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老师们想要教什么。OBTL的微观框架包括:以学生为中心以及学习效果方面,我如何了解我的学生?我想要我的学生学习什么?我怎样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习?在评价的时候,我如何知道学习的确发生了?OBTL就这些问题,进行建设性调准。

大学如何评估教与学?从大学层面,学科层面和课程层面进行了阐述。浸会大学通过学生考核、标准学能测试、全人发展量表等手段进行全人教育评核。

专题发言2香港大学:果效为本教与学在香港的经验分享

主讲人主要介绍了对OBA教与学的质疑。OBA是从参考规范到参考标准的评估的转换,意味着得最高分数学生的数量可以不设限,理论上可以,但实践呢?意味着要达成的成果提前明确,真的能实现吗?

商法专业一位校外主考认为:“为什么要强求学习产出,而且不断地强加给学生?是否应承认学习是采用不同方式,有时甚至是以随机和不可预测的方式发生的,是私人化的,自发的,不能(不应该)被控制的?”还有人指出:“通过规划具体产出,整体学习方法就消失了。学习逐渐弱化为具体、可测量和可观察的事物了。”

OBA的现实其实是——对过程极少追踪和监控,而非应付审计时说的那样;对产出结果极少监控;没有形成证据闭环;对本专业的学习产出极少设计;专业和课程学习产出之间调准不力;所有课程都写了学习产出,但是没有专门机制来规范恰当的学习产出的写法(老师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没有证据表明老师会从达到学习效果的角度去重新设计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尽管香港高校有相关的政策要求;对很多人来说,采用OBA是挤占了宝贵的研究时间。

主讲老师本人的经历:如果没有其他办法,果效学习应鼓励老师首先产生有这样的想法:应该有一个已知的计划或路标在那里,这样学生们就知道了自己该去往何处,老师们也同样。最好的情况是可以让师生们重新审视传统方法,并寻求新型和更好的学习方法。他举例说明了“自主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过去,老师通常会给学生来一次小测验,果效为本的学习方法就要求老师们反思这样的方式带来的学习效果是什么,这些效果是否就是计划中想达到的,然后,教学法就因此改进了。

OBA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挑战,比如,如何评估复杂的评价工作,这要求丰富监控方面的资源。

专题发言3香港城市大学:果效为本教与学:挑战与教训

果效为本教与学(OBA)的基本框架是在课程设计、教学活动、学生学习评价和学习成果之间进行建设性调准。设计初衷是顺利达到高教学质量和深入学习的目标,但实际道路是极其曲折的。

OBA声称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评价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记忆能力,但真的是这样吗?OBA其实面临着来自学习成果、教学、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以及执行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挑战。学习成果方面,其违背最简法则;且仍以知识传授为主,态度和技能的教授为辅。教学方面,事实上,教与学的一切都没有改变,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因学生规模等因素很难实现,而教师繁重的教学工作量和评价方式都影响了OBA的实现。课程方面,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时间的,而不是基于成果的,其实“少即是多”。学生学习评价方面,关注更多的是课堂陈述、论文和考试,过度评价了某些学习成果,而对另外的成果又忽略了评价。而且,相对于依照“标准”的评价,更倾向于依“规范”进行评价。执行方面,旧的体系和新的体系平行无交叉,大部分教师对执行果效为本教与学模式,往往反应冷淡。教学模式的目标不应是理想化的。设计学习成果,需要高校的支持,也是需要时间的过程。

爱因斯坦说:“我所理解的学术自由,是一个人有探求真理以及发表和讲授他认为正确的东西的权利。”OBA是一条很长的路,我们才刚刚起步。

专题发言4香港理工大学:院校学生学习果效评估

定义的学习果效之间的衔接——教、学以及学习效果评估之间的调准——学习效果数据的系统性收集——根据学习果效进行持续改进等四项因素形成闭环系统。主要开展了一年级新生调查和校友调查,重视从院校层次与学生交流。经验是利用好数据,改善学生体验,要明白什么对学生而言是重要的。

利用数据评估教学方法的主要变化对四年课程的影响。研究要考虑的情况是:自我报告测量方式的价值,学科、专业以及院校学习果效的调准。研究的局限性为:采样方式,测量的有效性和信度。认为应采取直接的测量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