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和5月26日上午,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傅钢善应邀来我校综合楼430,为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和第十五期首开课教师分别做了题为《微课设计制作与教学实践》和《上好信息技术环境下一堂课》的报告。
《微课设计制作与教学实践》
“由‘微’字您能联想到什么?“傅钢善首先抛出的问题引起了老师们的兴趣。结合收集到的想法,傅老师指出了微课的内涵,即是以阐释某一个知识点或解决某一个问题为目标,以短小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基本目的的一种支持多终端的数字化资源。他强调,微课中的知识点一定要小,“越小功力越高”。“各位老师,您如何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傅钢善老师有一种办法,就是根据现场资源,随时随地对某知识进行实地讲解,然后将其穿插在授课过程中。他强调一定要老师本人运用专业讲相关知识,这样才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学生也会感到亲切,并有直观感受。由此他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校数字化教学环境的不断改善,微课已是教学改革和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掌握微课制作与教学应用的基本方法十分必要。
作为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评委,傅钢善运用参赛案例和自己的经历,详细讲解了微课的特点、基本特征以及分类。微课是课堂知识的微内容、微活动、微过程,能做到一事一议,一事一课,并将知识碎片化、情景化、可视化;具有完整性、多样性、易用性、开放性等特征。在微课里,教师兼有深度的自主编剧、有思想的个性导演以及有激情的学术演员等角色于一身。傅老师现身说法,详细介绍讲解了微课的十二种设计制作方法,包括使用录屏软件、录课笔、小摄像机、手机等工具拍摄完成以及实景拍摄、动画形式、蓝厢应用以及虚拟演播室等方法,他希望老师们能够结合教学和学习需要合理应用。
《上好信息技术环境下一堂课》
在“互联网+”时代,课堂和学习对象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教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一堂课是当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傅钢善老师在《上好信息技术环境下一堂课》报告中,从课堂的内涵演变、课堂的内容组织、课堂的过程组织以及新的教学方式探索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对提高教师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力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